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面對親人逝世 該怎麼療癒孩子的心?

 

如果你不小心摔跤,手臂嚴重受傷,可以向公司請四到六週的傷病假,還可以拿到傷殘補助金,大家來探病時興高采烈的在你斷臂上的石膏簽名留念。

但換個場景,萬一你的母親、丈夫、弟弟或小孩過世,會是什麼情況?親愛的人亡故,一般人覺得該花多久時間平復情緒才合適?答案是:三天〈因為喪假就是三天〉!沒錯,就是三天。因此面對摯愛的人死亡而心碎只能有三天康復期,斷臂反而可以獲得好幾星期休假,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如果社會普遍接受三天喪假之後你就該回去上班,而且不受影響、照常有生產力,那麼這種「瞬間痊癒」的想法便會形成如此沉重的負擔,迫使許多哀痛的人儘管內心依然沉浸在無盡哀傷中,卻不得不張口說:「我很好」。

現在請你思考一下孩子的處境,職場盛行的這些想法,是否也適用於學校?孩子遭到喪親之痛,回到學校上課後,老師是否也指望經過短短幾天哀悼期,孩子就已經能睜著明亮的雙眼,笑嘻嘻的參與課堂活動?令人難過的是,確實如此。

老師難免必須與傷心的孩子互動,因此我們相信,這本書的觀念對學校的老師、諮商人員、行政人員都有很大的益處。

許多出發點良善的社會團體會出版一些準則,建議個人遭遇變故時應預期多少復原時間;他們認為普通親友過世,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平復,如果是父母或配偶死亡,則需要花兩年的時間,此外,他們認為喪子是一輩子都平復不了的傷痛。但真是這樣嗎?

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平復」這個詞,它經常意謂著我們可以遺忘某人,可是你永遠都忘不了自己的父母、配偶或子女。我們認識的一些人表示,別人告訴他們,如果親人過世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依然流露出哀傷的情緒,就證明他們未曾平復喪親之痛。按照這樣的邏輯,如果某個親人過世已久,但你對他們時有溫馨的回憶,這就代表你尚未平復嗎?

我們非常不認同時間本身有幫助療癒的功能,有人等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都沒有感覺好起來。傷心的人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現在你該放下了。」萬一過了一段時間心情還是沒有起色,傷心人會開始對自己說:「現在我該放下了。」遺憾的是,時間療癒的迷思不斷強化錯誤的觀念,讓人以為時間會是一股積極的力量,能夠發揮某種作用,只要等得夠久,我就會好起來了。

至於父母永遠無法平復喪子傷痛一說,是我們聽過最具破壞力的錯誤資訊。我們見過聽聞此一說法的父母乾脆一死了之的案例,對他們來說,既然永遠不可能好起來,何苦苟延殘喘活下去?

所幸,我們有機會幫助了他們,帶給他們希望。

我們告訴這些喪子的父母,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逝去的孩子,如果進行療癒,他們將能保有快樂的回憶,而不會把那些回憶變成痛苦。此外,即使未來的生活與喪子之前大不相同,他們仍將重獲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請務必注意,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孩子,因為你的孩子也可能聽到「你永遠也不可能平復死亡的哀痛」這樣的用語,他們會自動把刪節之處填上「弟弟或妹妹」,孩子需要和大人一樣使用正確且適當語言,才不至於陷入以為自己永遠好不起來的執念。

我們並不是說,只要採取療癒,做個情緒的了結,你就永遠不會再思念過世的親人,也不代表你永遠不會再傷心。反之,當你開始復原,當某個念頭讓你想起已經逝去的人,你會重新感受到喜怒哀樂等等全部的情緒。想想看,即使某人還活著,只是住在遠方,有時候你還是會思念對方。我們必須小心的地方是,不要讓孩子以為傷心就是壞事;悲傷絕對不是壞事,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很多社會團體喜歡根據特定關係,為各種變故的傷心排列高低順序,這種做法令我們感到困擾:既然所有關係都是獨特的,排序就很危險。育有多名子女的父母都知道,雖然每個孩子你都愛,可是你和每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是獨特的、個別的。所以我們必須特別記住,傷心無關稱呼〈譬如逝者是母親、配偶或子女〉,而是因為逝者對我們而言關係非常特殊,具有個人意義。

所以再一次提醒家長,切勿掉進替變故排序的陷阱裡。

【內容摘自《給孩子的心情療癒》,作者John W. JamesRussell FriedmanLeslie Landon Matthews/譯者李宛蓉,大是文化出版】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