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環境保護,留給後代子孫美麗的青山綠水,內政部近年積極推動環保自然葬。不過,將骨灰埋藏在土壤裡的樹葬(花葬)或植存,原本預期會被分解的骨灰,卻出現「結塊不化」情形,對逐漸被民眾接受的環保自然葬造成很大衝擊。內政部如何解決樹葬(植存)的骨灰分解問題,實關係著臺灣環保自然葬的未來發展。
臺灣施行樹葬(植存)已有15年,當時預期骨灰在埋藏地下約2年後會被分解,轉化成養分滋養樹木或花草。原有的骨灰化為春泥,新的骨灰可以在同一地點再埋藏。如此重複循環,在有限的土地上,可以無限地埋藏骨灰。逝去的前人不會和後代子孫搶佔土地,達到環境保護與重複循環利用的理想。
但是,民國95年啟用的臺中市大坑「歸思園」樹葬區,3年後576個樹葬穴位全滿。依當初規劃,應當可以重複再進行新一輪的樹葬,這時卻發現先前埋藏的骨灰不但未分解,還結塊難化,無法再繼續新一輪的樹葬,不得不暫時「休園」,另闢神岡區「崇璞園」樹葬區因應。
據了解,當初臺中市大坑「歸思園」樹葬區的骨灰埋藏方式,均依照《殯葬管理條例》規定,將骨灰再研磨後,裝入可降解的玉米罐中後,再埋入深約50-60公分深的土坑內,然後再覆土、植草。
其他縣市的樹(植)葬骨灰埋藏方式,除了部分比照臺中市的做法外,新北市法鼓山植葬區的骨灰埋藏方式,目前是先鑽3個深達2公尺的深洞後,直接將骨灰置入再覆土。如此植存的骨灰是否有被分解?目前仍不得而知。
而最早施行樹葬和花葬的臺北市木柵「詠愛園」、陽明山「臻善園」,骨灰埋藏方式也從紙盒裝,改為棉紙裝,再改為骨灰直接置入的方式。是否就能夠避免骨灰結塊不化情形,目前仍不清楚。
不過,在臺中市大坑「歸思園」樹葬區傳出骨灰結塊不化後,許多殯葬業者也都對法鼓山植葬區、詠愛園、臻善園等樹葬(植存)的骨灰是否能如預期於2年內分解感到懷疑。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教授對土壤有相當專業的研究,他在接受《臺灣殯葬資訊網》專訪時,曾憂心忡忡指出,當初在聽聞國內推行樹葬(植存)時,對於骨灰埋在地下的分解問題,就有很多疑問。他說,骨灰在土壤中雖然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但是分解的數量、時間與速度,都與骨灰埋藏的方式與土壤環境有很大關係。若沒有適當的方式與在適當的環境下埋藏,骨灰很可能結塊不化。
許多執行實務的火葬場人員與殯葬業者也根據經驗,指出火化後的骨灰已是無機物,成堆埋藏到土壤裡後,遇到潮濕就會結塊,很難被分解。雖然各縣市樹葬(植存)區埋藏的骨灰,不曾有大量起掘檢視是否有被分解,但是,許多殯葬業者認為大部分樹葬(植存)的骨灰,應該都呈結塊不化的狀況。
面對此一狀況,顯然主管機關內政部必須提出說法,詳細說明樹葬(植存)骨灰可以在目前各縣市樹葬(植存)區內被分解的科學證明與數據。尤其是在埋藏環境、土壤與埋藏方式不同時,分解時間與數量的變化關係。否則,日後政府在推動環保自然葬上,恐會造成困難和阻力。
我們無意追究當初「骨灰2年內會分解」說法的來源缺乏根據,也非要責難主管機關樹葬(植存)政策沒有科學實驗數據佐證。但是亡羊補牢,內政部要推動環保自然葬,就應趕緊把這些基礎工作做好,提出具體實驗數據,指導各縣市設置樹葬(植存)區的條件要求,以及骨灰埋藏方式。不能再放任各縣市隨意設置樹葬(植存)區,多樣的骨灰埋藏方式,以確保自然葬的埋藏骨灰可以「化作春泥更護花」。(106/07/13)
(作者為前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