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在臺灣目前的喪禮中,有一禮俗是「父母或祖父母臨終,若已出嫁的女兒未能及時隨侍在側,則聞喪後回娘家奔喪時,應在娘家大門口外哭號,並以跪爬方式進屋,跪爬至靈前哭號祭拜」,此謂「哭路頭」。由於「哭路頭」喪俗特別強調嫁出的女兒,因此經常被主張兩性平等者抨擊,指「哭路頭」是歧視女性的惡俗,應予革除。惟「哭路頭」喪俗果真是對女性的歧視?則有待吾人對「哭路頭」喪俗的源由與意義略做一探索。

 

  漢文化的喪禮儀節,主要源於《禮記》裡各篇對喪禮從初終「屬纊」至三年「禫祭」的各項儀節的敘述與意義的闡釋。後代雖有更迭,但大都僅是枝節,根本沒有太大改變。而臺灣文化源自大陸中原的漢文化,而喪葬禮儀自也不例外,尤其是喪葬禮儀文化,許多儀節更保有3000年前周朝時候的喪葬禮儀,例如為父母守喪的「三年之喪」、為亡者早晚拜飯的「朝夕奠」及為親人穿著喪服的「五服制度」等,幾千年來幾乎都沒有改變。許多大陸漢學專家來到臺灣,也驚訝臺灣喪禮對漢文化的完整保存與傳承。

 

  在《禮記》第34的《奔喪》篇有「始聞親喪,以哭答使者,盡哀;問故,又哭盡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喪,見星而行,見星而舍。若未得行,則成服而後行。過國至竟,哭盡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國竟哭。」又有「齊衰,望鄉而哭」等等的奔喪禮儀。說明子女在外地甫聽到親人喪亡,應即盡哀而哭,問明原因後,再次號啕大哭。接著穿上孝服、孝鞋,戴上喪冠,立即趕回家奔喪,每天要奔行百里。若是父母重喪,則更是黎明就動身趕路,到天黑才歇息,路上心中每有哀痛就哭。奔喪路途要避開繁華市街,臨到家鄉時,心中悲痛要哭,看到家鄉的城門要哭,回到家門前更是痛哭流涕,然後匍匐至靈前跪拜、哭悼。

 

  而在臺灣現今喪葬儀節中,女兒「哭路頭」的禮俗做法與《禮記》《奔喪》篇的記載相去不遠,顯然「哭路頭」禮俗源自中國古代的喪禮儀節,只是除去前面那一段,僅留下最後臨到家門前一小段路時,要求女兒應該哭泣,待娘家人聽聞到後,接到靈堂前跪拜盡哀。舊時更要求女兒要從村外(家門外)沿路哭號,匍匐跪爬進大門,除非有娘家人攙扶,否則不能起身。

 

  無論是古時候的《禮記》《奔喪》篇或是現今的「哭路頭」喪俗,其實也都是人情之常。女兒在夫家聽到父母喪亡的惡耗,豈有不難過哭泣之理?匆忙趕回娘家奔喪,臨家門口,想到過去有父母親歡喜迎接,而今和爹娘卻是陰陽乖離,再也聽不見爹娘的親切呼喚,豈不哀哉?對於父母親的養育恩澤,還未盡兒女之孝,從此天人永隔,豈不痛哉?為此悲傷不能自己,為不能隨侍在側盡孝而哀痛跪倒,痛哭失聲,都是為人子女者聞父母惡耗,回家奔喪的至性至情表現,其中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的意涵。

 

  這種在子女家門外哭喪的情形,因為是在還沒進家門的外邊路頭就要跪哭,所以在臺灣的喪葬禮儀中,被冠以「哭路頭」的粗俗稱呼。究其實,「哭路頭」並非專指嫁出的女兒應履行的儀節。當父母過世,若其子女未能隨侍在側,不論是兒子或女兒出嫁與否,第一次從外返家,都要在大門前跪下,號哭跪爬進屋內,直至靈前跪拜痛哭後,始得由其他家人扶起。目前在實務上,父母在醫院喪亡,若遺體安置殯儀館,聞訊趕到的子女(不論出嫁與否),並沒有「哭路頭」問題(一般仍會在遺體前跪拜)。若在家死亡,或在醫院死亡後載回家中安置,晚回的子女則是都要在家門口跪哭入屋,即是要行「哭路頭」儀節。

 

  在喪禮的實務中,「哭路頭」並不是已嫁出的女兒的專利,未嫁的女兒或兒子也是一樣要「哭路頭」。只是一般兒子或未出嫁的女兒,大都與父母親同住一起。父母病亡,兒子或未出嫁的女兒會陪伴身邊,少有「哭路頭」的情形。而嫁出去的女兒住在夫家,父母身故,鮮有隨侍在側者,故依俗要「哭路頭」。久之,「哭路頭」被誤以為是出嫁女兒的專屬。

 

  據此觀之,「哭路頭」實是傳承中國傳統喪葬孝道文化的具體喪禮儀節,然而在現代喪禮的執行中,未能探究其文化意義,也沒有深入瞭解喪葬儀節在不同時空背景的轉變,結果演變成「嫁出去的女兒要哭路頭」的荒謬禮俗誤導,遭到性別平等者的厲聲訓斥,認為是喪葬禮儀中性別歧視與不平等。此一錯誤,吾人自當提出說明。

 

  臺灣喪葬儀節中的「哭路頭」喪俗,源自3000年前的中原漢喪禮文化中的「奔喪」儀節,是出於人性真實、純善性情的展現。「哭路頭」喪俗沒有性別歧視意涵,也非只有已出嫁女兒要履行的儀節,而是為人子女者應有的孝行。「哭路頭」喪俗可以隨社會環境改變而調整做法,但其禮義卻不容扭曲。(編輯部101.10.26)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