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近日在萊州城區東南30公里處,發現兩處南北朝時期的瘞窟。古印度佛教中曾流行林葬、天葬和水葬,而中國北朝時期的石窟瘞葬,則是對曝屍林野葬俗的一種調和方式。後來,隨著火葬的流行,瘞窟逐漸減少,具有瞻仰追悼功能的塔林增多,即建一塔下埋骨灰,塔體刻亡者名字。
萊州考古工作者是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齊時期開鑿的蓋平山摩崖石造像進行調查時,發現附近有兩處造型比較特殊的石槽,經證實為北朝時期的瘞窟。
瘞窟(瘞為埋葬之意)是用來掩埋僧尼或者世俗信徒的骨灰或屍骨,一般面積較小,形無定制,製作比較粗糙。我國境內目前所知最早的瘞窟為西魏大統六年即540年開鑿的甘肅天水麥積山東崖第43窟。北朝時期,我國北方佛教甚為流行。據資治通鑒記載,北齊政權的奠基人高歡死後,便是以瘞窟的方式埋葬的。這兩處瘞窟均為長方形石槽,大的一處長約1.7米,寬約0.5米,深約0.5米,僅能容納一個中等身材的人;另一處規模稍小,但周圍環繞著人工開鑿的小洞。
據悉,蓋平山兩處瘞窟旁邊不遠處曾有一片塔林,至今仍存一座佛塔。另據瞭解,萊州境內邢家黃花村及馬山東麓的竹林寺遺址也各有一處瘞窟。
發布日期:10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