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原住民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5日入夜後,在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祭祀廣場舉行。這是為紀念1878年「達固湖戰役」幾乎遭到滅族的悲壯歷史,並以火燒房屋方式,喻撒奇萊雅族人浴火重生。
撒奇萊雅族是居住在奇萊平原(即今之花蓮市區平原)的原住民,原是一支人口眾多,生活富庶的強大原住民族。早期清朝開山撫番,遭撒奇萊雅族頑強抵抗,最後在達固湖灣戰役中,清軍以火攻方式奇襲,致使撒奇萊雅族大敗,當時大頭目古穆‧巴吉克為爭取族人逃亡時間,主動向清朝請降,卻遭凌遲至死。事件後,倖存族人隱匿阿美族部落,直到民國96年才正名成功,成為臺灣第13個原住民族。
撒奇萊雅族人為紀念達固湖戰役中,被火燒死的祖先和英勇的戰士們,從95年開始,部落耆老決定把當年慘被清兵凌遲頭目古穆‧巴吉克夫妻追奉為「火神」,並舉辦「火神祭」。在祭典中重現清兵火攻部落場景,最後把供品放進主祭屋中,連祭屋全部燒掉,要把祖靈送回天上。「火神祭」被視為撒奇萊雅族每年最重要、最盛大的祭典。
今年的火神祭是在5日太陽下山後舉行,祭典依照撒奇萊雅傳統,共有7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刺竹拍打,去除厄運與晦氣。藍色使者已久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未來。黑色使者以木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
儀式祝禱司為族人以酒沫蕉葉表示護身,而族人持火把巡禮繞圈,體驗及緬懷先民落難情境。最後在祈福儀式後,舉火葬儀式燃燒火神太花棺,祈求火神的靈魂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
發布日期:10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