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全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的「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調查,臺灣排名14,居亞洲第一,較諸日本23名、韓國32名優質外,也比歐洲的丹麥(22名)、芬蘭(28名)還要好。
此項死亡品質調查,是以臨終照護(40%),臨終照護可獲得性(25%),基本臨終照護環境(20%),臨終照護代價(15%)等4類指標27個項目評等。包括大眾對此議題的覺醒程度,臨終照護訓練的普遍性及止痛藥的可獲得性等,由《經濟學人》雜誌訪問這些國家的醫生專家和服務人員。
據了解,許多經濟很好的國家「生活品質」經常被政府和民眾所重視,但「死亡品質」則常被忽略。
臺灣所以能獲得好評價,專家分析認為,臺灣於2000年就立法施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末期病人得以自主選擇醫療方式,並在安寧病房或居家療護上,受到良好的醫護照顧。10多年來,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善終」觀念已普遍被民眾接受和實行。
另外,臺灣民眾觀念漸開放,生死教育已紮根,讓民眾能勇於面對死亡,並樂於接受死亡。臺灣和亞洲的日本、南韓及香港,雖屬傳統諱言死亡地區,但臺灣的大學廣開「生死學」課程,將生死教育從校園紮根,也因為臺灣民眾對死亡觀念的開放,對死亡議題更能接受,都是讓臺灣的「死亡品質」受到肯定的重要原因。
納入排名的40個國家和地區中,30個來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前10名有6個歐洲國家,英國被評為最裡想的臨終地點,澳洲和紐西蘭分居第2、3名,美國和加拿大同列第9位,印度的死亡品質墊底。
發布日期:1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