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芬園鄉第三公墓附近有一處私人墳墓,周遭用玻璃瓶、碗盤、貝殼、牡蠣殼、蚵殼堆砌組成,遠遠看很像裝置藝術,特殊的造墳手法,引發地方文史者關注,當地居民表示該墓已有歷史,之前造墓者還曾現身,但如今已不知去向,該墓也成為當地一大特色。
這座私人墳墓靠近第三公墓入口處,遠遠看像一座兩層樓高的「碉堡」,也很像拼貼成的裝置藝術,格外醒目,當地居民稱它為「貝殼墓」。芬園殯葬所管理員指出,該貝殼墓區域為私人用地,不由公所管理,至於造墓者當地人對他行蹤所知不多。
當地居民則說,早在20年前就聽說有人侵佔空墓,修建後轉售牟利,警方於民國97年曾傳喚呂姓嫌疑人到案,這處貝殼墓作者身分才曝光,這名被稱為「烏日仙仔」的呂姓老翁否認侵占,遭法院判緩刑後就此神隱。
據媒體報導,對當地文史相當關注的文史工作者常帶學生到那邊關摩,文史工作者吳成偉表示,第三公墓有多處墓誌銘及落款,現在相當罕見,而園區裡墓拱做成「官帽」造型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認為造墓者具有初淺易經、地理及文學的底子。
吳成偉說,依照落款時間推算,造墓者應該近90歲,對於他為何會以碗盤、貝殼等物裝飾墳墓相當好奇,希望有機會能與創作者見一面(照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臺灣殯葬資訊網》1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