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喪禮中,許多民眾會送罐頭塔到靈前奠祭,不過,這些罐頭塔最後卻經常變成垃圾丟棄。苗栗市長邱炳坤認為以罐頭塔奠祭的意義已漸式微,卻變成了新的環保問題。他特別發起「不送罐頭塔運動」,希望國人能支持這樣的理念,換種符合時代意義的弔唁方式。
「罐頭塔」在早期的喪禮活動中,曾扮演弔唁與互助的意義,目前中南部或鄉鎮地區,「喪禮送罐頭塔」仍是許多老一輩人的觀念,甚且認為罐頭塔送得愈多、愈高大,家屬愈「有面子」!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罐頭飲料或食品已較少人食用。喪禮結束後,罐頭塔每每成了家屬負擔,經常送給人家也不要,最後通通都成了垃圾丟棄。
據《聯合報》報導,苗栗市長邱炳坤經歷父親及胞弟喪禮,都遇到大量罐頭在喪禮過後無處可去的困境,因此發起「不送罐頭塔運動」。而這樣的想法,也立即獲得苗栗縣民政處長彭基山的認同和支持,認為罐頭塔意義性不大,笨重又佔空間,現在輓聯都電子化了。
邱炳坤市長說,罐頭塔造成喪家困擾、環境負擔、浪費資源,他建議改以簡單奠儀或小束鮮花表達對歿者敬意。
苗栗市公所清潔隊也指經常收到喪家丟棄的罐頭。隊長孫春明指出,某些罐頭缺乏知名度,加上在外面風吹雨淋,保存期限過期等因素,沒人要的罐頭最後到清潔隊,只能擠壓出內容物後,再回收瓶罐處理。
苗栗縣仁德醫護專校生命關懷科主任邱達能認為,目前罐頭塔失去實用性、人情性功能,僅有排場性,且罐頭塔可能沒人要,臺灣喪禮中的罐頭塔文化有改革的必要。
《臺灣殯葬資訊網》10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