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環保樹葬、植葬,但卻出現骨灰結塊不化情形。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教授認為,目前樹(植)葬的葬區規劃與骨灰埋藏方式有許多可以檢討與改進的地方,建議主管機關應該盡速進行科學性的實驗,確實掌握骨灰分解的環境與速度。
臺灣從民國92年開始推行樹(植)葬,迄今已有14年的時間,原本預估2年就會分解的骨灰,卻出現結塊不化情形。當時主管機關認為可以讓骨灰「化為春泥更護花」、「回歸自然」的期待落空,樹(植)葬區重複循環使用的規畫也被迫進行調整。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教授日前接受《臺灣殯葬資訊網》訪問時表示,遺體火化後的骨灰,主要成分是磷酸鈣,為一種不溶於水,易沉澱的無機物。若整堆藏納於土中,恐會凝結成一團塊,不容易被分解。
黃裕銘主任指出,骨灰在土壤中是可以被「溶磷菌」、「菌根菌」等微生物分解,並由植物的根吸收。只是,土壤中的「溶磷菌」或「菌根菌」的有無、多寡、環境狀況、植物根部的分布情形,都會影響骨灰被分解的速度與數量。
在初步了解臺灣各地樹(植)葬區的骨灰埋藏方式後,黃裕銘主任憂心忡忡表示,樹(植)葬區的規劃,包括土壤環境、骨灰埋藏方式、植被種類等等,都會影響骨灰被分解與否或是被分解的速度,這些都應該有專業性規畫,否則骨灰結塊不化問題仍會是難解的困擾。
黃裕銘主任說,從植物根的吸收來論,樹(植)葬埋藏骨灰的深度,應該在地面下20-30公分為宜。而骨灰在埋藏時,最好能夠磨細,並拌入土壤,溶磷菌,有機物等,加速骨灰分解。
黃裕銘主任建議,政府殯葬主管單位應盡速進行科學性的實驗,建立相關數據,規範出樹(植)葬的葬區設置與骨灰埋藏作業標準,達到「回歸自然」與「重複使用」的環保樹(植)葬理念。
《臺灣殯葬資訊網》10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