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首頁 >最新消息

6/12樹葬追思需求座談會 台灣環保葬協會提多項具體建言

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於107年6月12日(二)於台北市第二殯儀館景仰樓四樓多媒體會議室舉辦「環保自然葬追思需求與葬區規劃」與「環保自然葬儀節與流程規劃」座談會,與會人員包括來自全省各地殯葬禮儀學者、殯葬服務從業人員和一般民眾,大家共聚一堂,就目前樹葬流程和追思需求進行討論,會中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提出多項建言,希望提升台灣殯葬文化,並重視喪親家屬悲傷和追思需求。

建議政府真誠面對環保葬永續發展的各項問題

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理事長郭慧娟指出,環保自然葬已成為政府殯葬的既定政策,當越來越多人接受採行這種葬法,環保葬的永續發展問題就必須真誠面對。協會於106年6月成立後,立即於同年8月邀集國內著名土壤及環境專家,針對如何讓骨灰有效分解進行討論,並提出各種具體可行之參考建議;針對喪家於採行環保葬過程及葬後的需求,再於107年元月舉辦環保葬儀節與流程發表會,提供葬區管理單位及殯葬禮儀服務人員服務再提升的思考與建議

郭慧娟說,現行樹葬除了缺乏禮儀儀節和落葬流程規劃外,葬區的功能也僅只骨灰植存,幾乎沒有提供家屬追思和寄情的設施與作為。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本次座談會繼續延續元月發表會內容,設定兩個主題,第一場主題為「樹葬儀節規劃與流程安排」,第二場主題「家屬樹葬追思需求與葬區規劃」。

建議葬區管理單位提供葬禮布置的空間與引導的時間

由於喪禮有「簡禮、短喪、薄葬」發展趨勢,當許多禮俗被簡化、治喪時間被縮減、落葬過程又極簡,喪禮中面對死亡、抒發悲傷及家族支持等某些功能便無法獲得良好的發揮,再加上真實的喪親悲傷往往從辦完葬禮後開始,因此,如何規劃儀式和安排流程便成為值得討論和思考的議題。

郭慧娟說,目前樹葬的流程僅只將骨灰入土完成植存,似乎太簡單、太粗糙,不少家屬在完成樹葬後感覺很空虛,對樹葬幾乎沒有儀式、沒有流程感到失望。因此,協會建議各地樹葬園區管理單位,應提供並協助配合禮儀服務人員,給予讓其充分引導樹葬流程的時間與布置空間,以豐富樹葬流程的服務。

樹葬流程可結合心靈元素滿足家屬葬的需求

本場發表會內容細分3個小主題,分別是「氛圍營造、物品準備和運用」、「樹/灑/花葬儀節規劃與流程安排」、「禮儀師的引導與送行用語」,參與發表的有協會常務理事楊子牧、理事張郡庭和李孝禹。

禮儀從業人員除了植存骨灰外,還可思考加入一些儀式(追思或宗教)設計,以及豐富落葬流程,甚至可以結合藝術治療、音樂陪襯、家族支持活動等,加上氛圍營造與專業禮儀師口語及送行引導,增強生死交流的功能,讓家屬能多抒發出心中的情感與悲傷。

打破環保葬不能有儀式的迷思

協會常務理事楊子牧點出,現行國內大部分環保園區可能觀摩位於法鼓山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做法,普遍認為於樹葬落葬過程,沒有儀式、不準備物品,單純地引導禮儀服務人員和家屬進行植存落葬,但是,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並非沒有儀式,該園區於樹葬前會有葬前說明會、也有適合其葬區環境、規範和教育示範目的的植存流程,而其它地方樹葬園區其實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和規範。當都侷限於某一種規範和做法,就容易陷入某種迷思。

楊子牧建議,樹葬儀式規劃與設計,以10至15分鐘為宜,若家屬有特定宗教信仰可依此規劃,若無也可以規劃適合大家進行非宗教內涵之儀式,重點是儀式的設計最好都能帶領家屬一起參與,才能確實發揮葬禮功能。另外,植存落葬的流程,同樣也建議以10至15分鐘為宜(含引導時間)。

氛圍營造加上視覺和聽覺效果能讓樹葬過程更有所感

至於樹葬前可以如何進行氛圍營造,準備什麼樣的用品,如何營造視覺與聽覺效果,協會理事張郡庭指出,在視覺效果營造方面,可以準備和運用的樹葬用品可依逝者生前喜好、興趣為主題布置,包括:樹葉、花瓣、鮮花、托盤(置樹葉、花瓣、鮮花用)、骨灰盒、骨灰袋、飲料(茶.酒.咖啡)、餐食、祈福卡、小信紙、紙鶴。 在聽覺效果營造方面,可準備音樂播放器、安排由家屬吹彈奏音樂,或聘請專業樂師現場演奏。

但張郡庭也強調,視覺效果營造以美麗、祥和為主;聽覺效果營造目的是要情緒帶動、達沈澱和療癒效果;物品準備的原則則應注意以環保、簡約為原則。

協會提供樹葬儀式規劃與流程安排參考版本

張郡庭說,樹葬儀式的儀節與流程安排,協會提出一個參考版本,各禮儀從業人員可以根據每一個不同家庭個案進行客製化。以下是參考版本的流程:①葬前準備與說明;②祈福儀式(結合宗教或非宗教儀式亦可);③落葉歸根;④「四道」引導;⑤愛的落灰(舖灑骨灰);⑥覆土儀式;⑦獻花祝福;⑧永恆的標記與巡禮(現場拍照紀念)

發表會中,協會理事李孝禹指出,樹葬過程禮儀師適度進行引導,可以達到讓生死交流和抒發情感的作用,可以撫慰家屬,用祝福達到療癒,最重要的是讓樹葬流程變得有溫度。 張郡庭也就禮儀服務人員引導技巧與原則說明,禮儀服務人員事先可與家屬溝通,掌握家族文化與個性,同理並了解逝者與親友間的情感,以適當的情感、用語和聲音引導,讓彼此間的生命情結得以更溫暖豐厚或和解。

而就園區管理人員可以配合的部分,李孝禹提出,建議園區可規劃進行儀式的空間,如追思亭等;可給禮儀從業人員更多的布置空間與機會;可配合禮儀業者落葬、掩土的實務操作;保持環保自然葬區環境乾淨與美化(勿將鋤頭等工具置放葬區;垃圾、雜草等定時撿除);園區能貼心設置洗手台、飲水機、設計殘障步道、遮雨棚等。

建議葬區管理單位加強設置家屬追思和寄情設施

第二場「家屬樹葬追思需求與葬區規劃」座談會中,參加與談的協會常務監事中醫師林銘堉、理事資深退休護理師張靜安、殯葬禮儀學者王姿菁老師,以及理事資深禮儀師曹聖宏等,都針對目前樹葬區追思設施不足提出具體建言。

曹聖宏理事首先指出,環保葬區的功能應該是多元的,除了埋葬死者的功能外,還可以扮演城市中綠肺的功能,以及具有文化及歷史的地方。進一步來說,也可能有助於靈性,從而提供一個恢復性環境。

曹聖宏說,墓園具有能自發地、不費力地吸引人們注意的柔性魅力,可以將人們的注意力從日常生活和需求中轉移出來,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當前的心理需求,或達到探訪它的目的。 就他日前前往日本樹木葬靈園東京都八王子的「風の丘樹木葬墓地」和西東京墓苑的參訪經驗,日本這些墓園一般都有提供鮮花、蠟燭及線香的追悼放置設施。

另外,墓園也是一個封閉的空間,為了空間的體驗方便,建議也應該要有良好的管理,例如清楚的地圖、整潔的植被、維護良好的空間(設置明顯的告示,讓人們知道甚麼是禁止的行為),以及方便的水源。

林銘堉醫師指出,根據他個人的觀察和了解,目前樹葬區普遍缺乏讓家屬休憩和追思、寄情的地方,也缺乏貼心的殘障步道和飲水、廁所等設備,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重視,多為喪家家屬著想才好。

建議配合喪親悲傷歷程設置追悼和祭祀作為的設施

張靜安理事則從喪親家屬悲傷歷程提供參考,她說,很多家屬會在辦完喪事下葬回到家後才感到悲傷、空虛、難過,現行環保葬不立碑、不做記號,也完全沒有追思的場所和作法,對許多家屬來說,無法讓悲傷有效抒發,建議環保葬區管理單位應加強讓家屬能追思和祭祀的空間與設施。

而理事王姿菁老師由其曾參與地方殯葬評鑑經驗分享,她認為目前很多地方規劃的樹葬區,多淪為納骨塔景觀,因此,除了骨灰植存功能外,其他功能和設施幾乎都不足,尤其是缺乏貼心服務設備(飲水、餐飲、廁所),這些都是建議各地方政府未來須要加強的。

會議最後整合大家的建議和發言,協會建議目前有提供樹葬的園區管理單位,應當同理並重視喪親家屬追思和哀悼的需求,具體作法例如:可以在樹葬區設置擺放鮮花的追悼台,可以設置追思牆、追思花廊、回憶牆、吊祈福卡區(以上提供追思和沈澱心情功能),設置追思玻璃屋(電子網路追思設施)、天堂祝福區(天堂信箱)、生命咖啡館(休憩區)、洗手檯、飲水區、獨立洗手間、殘障步道(以上提供貼心服務)等,才能滿足家屬對於樹葬的後續追思需求。

《臺灣殯葬資訊網》107/06/14

回上一頁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