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韓國的「活人葬禮」,藉躺棺活動體驗死亡來反思生命,近年來在韓國當地發展相當蓬勃,並受到西方媒體注意。日前,《路透社》(Reuters)特別安排採訪,報導這門韓國人熱修的死亡教育學分。
據《聯合新聞網》引述《路透社》的報導,韓國首爾一間治癒機構自2012年開始,為超過25000人提供「活人葬禮」課程。參與者年齡分布很廣,從青少年到退休人士都有。他們穿著壽衣、躺進棺材、模擬死亡後思考人生,藉此改善日常生活品質。
路透社記者進行採訪的這一天,28歲大學生崔真奎(Choi Jin-kyu,音譯)正在自己的「遺照」前寫「遺囑」。決定畢業後創業的他表示,大家活在一個熱血又緊繃的社會,不把身旁的人當成同伴,而是需要打敗的競爭者,但躺進棺木可讓他好好重新思索,這一切的意義何在。
「我想讓人們知道,他們是重要的。」崔真奎邊擦眼淚邊說:「如果他們不在人世,會有人為他們感到傷心,喜悅就存在於當下。」
這場「活人葬禮」課程參與者還有12人來自安老機構,年紀在60歲以上。75歲的趙在喜(Cho Jae-hee,音譯)就表示,若想過好生活,為去世預作準備就有其必要。「這讓我們有機會去想想,最好的離世方法是什麼。」趙在喜說:「只要意識和經歷過死亡,就會用新的方式生活。」
這場「活人葬禮」課程參與者還有12人來自安老機構,年紀在60歲以上。75歲的趙在喜(Cho Jae-hee,音譯)就表示,若想過好生活,為去世預作準備就有其必要。「這讓我們有機會去想想,最好的離世方法是什麼。」趙在喜說:「只要意識和經歷過死亡,就會用新的方式生活。」
「我們沒有永恆,這就是我覺得(模擬死亡)經驗很重要的原因。」鄭永文表示:「我們可以更快進行道歉與和解,讓我們接下來的人生更快樂。」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美好生活指數(OECD Better Life Index),韓國民眾的生活滿意度在40個國家排名第33。2016年的自殺率每十萬人中有20.2人,比全球平均的10.53人多出一倍。鄭永文就指出,有些參與者是打定主意輕生,特別參加「活人葬禮」實踐和體驗死亡,偶爾也能發現有些想尋短的人仍舉棋不定,讓他有機會打消他們的念頭。
據了解,韓國於2009年開始有這項體驗死亡的躺棺活動,臺灣也於2010年跟進,苗栗仁德醫護專校的殯葬科學生舉行躺棺活動。之後,大陸、馬來西亞等地方也相繼開始舉辦躺棺活動,體驗死亡,反省並思考自己的生命意義。
《臺灣殯葬資訊網》1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