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過去一年半以來,參與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一書編撰工作,昨天看到這本書終於出版問世,心中百感交集,感觸良多。這本書的完成出版,誠如民政司司長黃麗馨所言,希望它是現代喪禮觀念改變的一個開始。

 

過去10年,無論是殯葬業界、一般民眾或社會各界,都把焦點放在殯葬儀節、殯葬實務的提升和改革,殯葬從業人員忙著提升從業水準和專業常識,一般民眾和媒體也把焦點放在殯葬服務業的經濟效益和高薪上,喪葬的各項改革大家有目共睹,也的確達到一定成效。

 

但是,這期間,卻也有一群人默默的在進行殯葬觀念的「微革」行動,他們關注喪葬中的性別平等問題,關注到喪葬中的多元尊重問題,也發現到喪禮中仍欠缺更多的殯葬自主尊重情形,而這些問題,個人覺得絕對是喪葬改革中長期被忽視卻極為重要的課題。

 

這本書的緣起其實要從民國93年行政院通過「婦女政策綱領」,其中揭示要改革具貶抑、岐視女性之民俗儀典觀念、落實性別平等開始,於是內政部就我國婚喪儀式性別意識進行檢討,接著陸續辦理國民禮儀範例婚、喪禮儀檢討分區座談會、製播婚喪禮儀新觀念廣播劇等,最後成立專案小組,並先從葬禮儀部分,決議編撰這本符合現代治喪需求的現代喪葬參考書籍。

 

前面大半段時間我並沒有參與,一直到去年農曆過年後,突然接到內政部承辦人員電話,詢問是否有可能參與本書編撰,負責撰寫的部分是環保自然葬。在將近一年半時間的參與、撰寫、修改、再修訂,內容其實有了很大的修正和改變,而我的編撰思維更產生180度極大的衝撞和轉折。

 

在編撰的過程中,我詢問很多人的意見,包括殯葬從業人員、一般民眾、大學生、學界老師等等,有人覺得不要為性別平等而性別平等,也有人覺得書的精神和觀念很好,也有禮儀從業人員覺得實務上可能有困難,各種的贊同和反對、樂觀其成或看看能寫出什麼的態度都有。

 

對我來說,外界的批評和建議或指教,其實全都化作正向的編撰和修訂思考,除了自己撰寫的第四章綠葬篇是寫過兩遍外,其餘的各章我也細細讀過和思考,最重要的是,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很認真的聽取參與的性別平等專家們,包括關注兩性平等、關注跨性別或同志議題的團體代表的意見,以及他們對喪禮中的各種不平等現象提出的討論。

 

整個編撰過程中,我並沒有特別強調或聚焦在喪禮中的各種流程、儀節或整場喪禮應該如何辦理,我也不把重心放在兩性平權、同志文化、跨性別或性取向等等議題上,最引發我關注和震憾的是,原來我們的社會上,原來我們參加的每一場喪禮中,對某些人,不知道有多少比例的人,喪禮對他們來說竟然是加重悲傷的,竟然是不圓滿的,竟然是更多遺憾的。而這些遺憾其實就來自沒有尊重亡者的生前意願,來自父權思維下的兩性不平等現象,來自對性取向或跨性別者的漠視和岐視,也來自對多元社會不夠的多元尊重。

 

我從不知道,台灣社會竟有高達10%至15%的同志人口,也就是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有約300萬人是同性戀者;我以前也沒有清楚意識到,我們社會上,不管是未婚女性、失婚女性、同居關係的女性、女性同志、年輕自殺孩子,在死後都是無家可歸,都是進不了家廟、宗祠,也就是形同「遊魂」般在外流離失所的。而我們的社會,我們的許多家庭,就這樣硬生生的剝奪親情,睜著眼漠視女性家人的血緣牽繫,毫不憐惜、吝嗇的完全阻斷她們身後歸宗的路。

 

現代社會經過一再變遷和轉型,現今不婚人口增多,離婚比例也高,離婚後再婚者也不少,同性戀者人數也高達一成多,再加上自殺年齡逐年下降,這些龐大的人口,死後都會面臨可能無家可歸,喪禮無法自主,後事不被完全尊重的情形。如果我們繼續漠視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試著想辦法面對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嘗試提出新的可行之道,喪葬儀節再調整,喪禮再怎麼隆重或細緻,都一樣會造成遺憾,同樣的無法達到真正的生死兩安。

 

昨天在新書發表和研討會上,部長李鴻源說,翻閱這本書後發現,內容其實很溫馨,他說傳統殯葬文化都是以男性主導,國人容易被業者牽著鼻子走,我想,這應該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其實,喪葬文化和禮俗不是殯葬從業人員創造出來的,也不是他們制訂的,我們的喪葬文化其實是父系社會、宗族傳承和祭祀文化觀念的糾結產物,大家都認為,只要殯葬從業人員觀念改了,喪葬文化就能改變。其實,一般民眾的觀念才是最需要改變的,當所有民眾都重視殯葬自主權益,都尊重女性家人的權益,也尊重同志家人的性取向,更尊重家中所有成員,不管是老人、孩子、男性、女性的宗教信仰或死亡方式時,喪葬文化自然就朝向尊重生命和死亡的方向邁進了,而殯葬從業人員自然樂意做個具尊重和專業的送行者。

 

這本書其實不是殯葬工具書,也不是讓殯葬從業人員依樣照做的範例本,而是提出具現代生死觀念的喪禮觀念指引,重點在挑出現代喪禮應具備「殯葬自主」、「性別平等」和「多元尊重」三大核心價值,期望提醒現代人,擁有正向且具備關懷和慈悲的生死態度。

本文作者/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講師郭慧娟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