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殯儀館館長
前篇撰寫〈台中人,你為什麼不難過〉一文,引起很大迴響,有人建議我再寫〈台北人,你應該更難過!〉或〈花蓮人,你應該最難過!〉這顯示整個台灣大部分的殯葬設施都需要全盤檢討與省思。
這一篇〈如果我是殯儀館館長〉早在一年前就想寫了,因為去年參與內政部對地方政府殯葬業務評核,從北到南走訪各地殯葬設施,其實深有所感。比照國外殯葬設施(包括殯儀館、火化場、墓園、納骨塔),國內殯葬設施真的很陰森、很簡陋、很不貼心、更缺乏人文關懷服務,既讓亡故的逝者不顯尊嚴,也讓活著送行的人備感難過和揪心。
長期以來,國內各地民意代表利用民粹,不但帶頭攪弄抗爭興建殯儀館或火化場等殯葬設施,連原地擴建或整修也要反對,這些自以為是為地方、為民眾維護權益的民代們,其實大錯特錯,他們其實是讓台灣人無法「善終」和「好死」的罪魁禍首。殯儀館和火化場是生與死最後交流的場域,一群一群陷入喪親悲傷的家屬,在這些空間內處理逝去親人的遺體,與他們進行生命最後的「互動」、「溝通」、「交流」和「盡孝」(豎靈、拜飯、擲筊、奠拜、作功德、誦經、辦告別奠禮、人情往來等),頭腦清楚、有智慧、有水準的民代,應該是要排除萬難,想辦法爭取最多經費,興建或改建六星級、七星級水準的殯葬送行空間才對,怎麼還會帶頭反對、抗爭?難道讓「生死兩不安」是這些民代想要的嗎?這到底是在維護地方權益,還是在戕害民眾治喪權益?
想想我們,再看看國外,歐美許多殯儀館、墓園,是觀光聖地,是各國觀光客必造訪之地,以德國來說,德國的大多數墓園坐落在城市腹地或周邊地帶,墓地的設計和植被的佈局格外講究(如圖),德國人將墓園稱作是「寧靜之地」,因為墓園給人特別寧靜的感覺,一些附近的上班族經常利用午休時間,來這裡散步、小憩,呼吸新鮮空氣。德國人認為墓地是逝者安息的後花園,尊重逝者願望、滿足家人情感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責。德國還有10多家墓園裡設有咖啡館,提供人們懷念逝者,聯絡生者的地方,許多讀書活動、教會活動也在這裡舉行,一些途經此地的行人,也會在此喝上一杯咖啡,享受寧靜的氛圍,思考生命真諦。
再看看日本,他們的私人殯儀館可以設在住宅區,附近的居民和民代不會到處拉白布條抗爭,他們喪親的家屬會在殯儀館內住宿、用餐、誦經、送行,他們的殯儀館和火化場可以設計得美輪美奐(如圖),他們的亡者享有最高的死亡尊嚴,他們的殯葬業者可以用心好好協助送行,他們的喪親家屬也可以在乾淨、方便、舒適、有尊嚴的場域空間治喪,度過生命中最難熬、最難過(喪親的急性哀傷期)的時間。
如果我們的民代和殯儀館、火化場附近居民能理性思考殯葬設施的功能與價值,不再做無謂或不理性的抗議和反對,其實,我們的殯葬設施就能開始有不同的發展轉機。以下是我(如果我是殯儀館館長)構思出的國內殯葬設施的未來發展轉型藍圖:
一、請政府撥出最多的經費,民代大家同心同力爭取最高預算,大家競賽規劃最有特色殯葬設施,把現有殯葬設施改建成超越五星級水準以上、美麗、溫馨、具藝術感的建物,翻轉原來大眾鄰避、嫌惡的刻板印象,讓殯葬設施也成為藝術建物或觀光客想要造訪的景點。
二、結合殯儀館、火化場附近的社區、里民、大學建築系、美術設計系、生死學系等單位,進行整體社區營造。目前附近居民之所以反對、抗爭,不就是因為殯葬設施忌諱又會影響房價?殯葬設施藝術化後,社區再進行美化及人文氛圍營造,成為特色社區,咖啡館、茶館、心靈活動、宗教用品、美術展覽等相關人文行業都適合進駐,房價不但不會跌還可能看漲,居民就不會反對抗爭了。
三、引導民眾與其一窩蜂捐棺(請參考另篇文章〈破除捐棺迷思〉,不如將殯葬資源做有效分配,呼籲企業或愛心民眾捐款,用作添購殯葬設施內各種舒服的桌椅、設備,殯葬設施內規劃咖啡館、宗教關懷室、悲傷關懷室等,讓逝者與亡者能在治喪和奠禮期間,好好的、有尊嚴的送行與被送行。(本文作者/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兼任講師暨臺灣殯葬資訊網主筆郭慧娟)
【後記:此文篇名雖為「我是殯儀館館長」,但實際上各地殯儀館館長其實很難這麼做,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以此為題,除了是一種發想,更是衷心地希望大家能深思這個問題,因為殯葬設施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會用到的空間,讓生死兩相安,不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嗎?基於道德良知,基於愛台灣這片土地和人們,因此撰寫此文,希望能引起共鳴和省思,讓每個人都能善終,好好走完生命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