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喪禮越來越簡化,治喪時間也越來越縮短,再加上禮俗儀節制式與僵化,喪禮中抒發悲傷的功能已不若以往能獲得有效發揮,使許多人感觸「悲傷總在喪禮結束後開始」。為讓喪親家庭成員有更多「參與」和「相互支持」的療癒機會,以及凝聚家庭的情感、發揮家庭支持力量,筆者建議可將做七、做百日等儀節結合追思活動,結合做七的追思活動可以稱作「心靈做七」,結合做百日則可稱之「百日追思」,以延伸喪禮抒發悲傷功能,幫助喪親家屬順利走出失落悲傷。
所謂「心靈做七」指的是結合現有喪俗中做七儀式,在舉行儀式之前或之後,加入家屬聚會或追思的活動,以填補原來做七行禮如儀、制式或僵化的不足,或增添家屬間互動及支持力量的追思活動;而同樣喪禮結束在為亡者做百日儀節前後,加入家屬聚會或追思的活動則可稱之「百日追思」。
之所以會有「心靈做七」和「百日追思」之發想,主要是因隨著喪禮的日漸簡化,其功能已逐漸無法有效發揮。喪禮其實是有其功能的,包括讓家屬面對死亡、抒發悲傷、盡孝、社會關係宣告結束等,但隨著簡禮、短喪的發展趨勢,有些家屬較無法在喪禮過程中充分的面對親人死亡事實、抒發悲傷或盡孝,此於經歷喪親的失落悲傷是較為不利的。因此,如若能在某些喪禮儀節中,結合讓家屬多參與、以及增加家庭支持力量的追思活動,則更能延續發揮喪禮的功能與需求,並多元滿足家屬治喪需求。
舉例來說,現行一般「做七」多由法師誦經超渡,其餘家屬跟著誦念,若能把握家人聚集的時間,在「做七」儀式前後,依個別需求,適當地安排加入「追思」活動,不但能讓家人充分的抒發悲傷,彰顯「做七」儀節意義與目的,也能凝聚家人情感,同時發揮家庭親人間彼此相互的支持力量。
「心靈做七」是將「做七」儀式結合「追思」活動,實務作法可於「做七」儀式前或後,視參加「做七」家庭成員的時間決定安排,結合家庭聚會活動、心理支持小活動、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追思、宗教活動等,共同追懷故世至親,追思活動之後再緊接著進行原來做七的誦經儀式,延伸做七功能和抒發悲傷效果。
具體的安排舉例說明,假設做七是在第六天晚上9點以後進行,在請師父或師姐來誦經之前,家人可以先聚集,吃過晚飯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將亡故親人的照片拿出來,每人選一張「最有感覺」的照片。接著,進行三個階段的追思活動。這便是相片追思法。
第一個階段,重點在抒發各人心情。因此,每個人可以就拿到的照片,一一輪流講述自己對亡故親人的思念,以及自其生病到辦喪禮這段期間以來的心情,或者歡笑、或者哭泣,家人全體真情陪伴,就是最好的悲傷療癒。
第二個階段,目的是肯定亡者的一生及感謝其對家庭的貢獻。此階段家人同樣一一輪流講述對亡故親人的感恩心情,謝謝他(她)為自己及家人的付出,讓每個人由內心講出感念之意。
第三個階段,則藉由祝福表達慎終追遠心意。祝福一直具有正向的能量,其實,誦經、祈禱也都是一種祝福。在此階段,若結合「做七」儀節,即可跟著師父或師姐虔誠誦經;若是沒有配合「做七」儀式,則可自由配合宗教信仰誦經或祈禱為亡故親人祈福。家屬可以一起進行集氣祝福,在心中默念任何祝福的話語,例如:「祝您一路好走!」、「我愛您!」、「謝謝您!」、「我會永遠愛您」,或是佛號等,只要出於誠心,亡者自能感受到這祝福心意。
類似「心靈做七」的做法運用在做百日,則為「百日追思」,同樣可在親人亡故百日時,結合「做百日」儀節和「追思」活動進行。當然,這樣的追思活動也不僅只限做七和做百日時可進行,葬禮後每逢年節、祭日、清明、父親節、母親節或家庭聚會的時間,適當地安排幾次類此「心靈做七」或「百日追思」活動,都能有助於更多喪親者獲得家庭支持,順利走出悲傷。
(本文作者郭慧娟/臺灣殯葬資訊網主筆、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兼任講師/本文部分資料出自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9月出版郭慧娟著《禮儀師的訓練與養成》第15章〈禮儀師能提供的悲傷關懷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