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佛教禮儀提供 / 圖:台灣傳統喪葬文化與對於歲時、干支、陰陽五行生剋沖煞等觀念,仍然有著難以跨越的距離。
沖煞 (舊慣篇)
舊時社會求平安,規範變禁忌
傳統民間信仰中,對於歲時、干支、陰陽五行生剋沖煞的說法已經流傳很久,《周禮》云:「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另在《福惠全書》卷一中也有記載「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即是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觸剋制;互為沖剋的人易生衝突,日辰沖剋則易生凶災。為求諸事平安吉祥,殯葬的時間會先找命理擇日師配合往生者及遺者子女的生辰八字,擇定安葬吉課,以趨吉避凶,內容包括大殮、轉柩及進壙掩土的吉時。
從殷商時代的人開始,相信人死而為鬼,死而歸天,當靈魂升天就會升格為神,而鬼者的原始含意就是歸回。舊時社會迷信人死之後,由道士代喪家推算鬼魂返家日期,而預先使家人避開,稱為「避煞」,煞就是人死後所變,或稱為喪煞,如《里語徵實》:「人死未卜殯殮之期,先筮回煞之日。」祖先的靈魂也能左右子孫的禍福,也和活人一樣有食衣住行等種種需求,子孫因此產生各種祭拜禮品,希望往生的親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不會匱乏,表現無盡的孝心,同時藉著祭拜儀式,達到和神、祖先的靈魂溝通。
世人對於死亡由於無法了解和接觸,因此充滿恐懼,衍生了許多趨吉避凶的禁忌行為,這些要遵守的禁忌流傳下來成為喪葬禮俗,依靠傳統行事可安撫人心,並告慰往生者在天之靈,早日得到安息。這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就是沖犯,細分為觸犯與對沖。
在平時,除了要有「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每當有災厄發生,首先聯想的是有沒有冒犯鬼神,而遭到鬼神降禍,觸犯下界對上界的不敬。對沖則指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生活、行為互動,天地間的陰陽若不能調和就會產生相剋,相剋又分為正沖、反沖,喜沖喜屬於正沖,凶沖喜則是反沖。不論正沖或反沖,對沖的兩者之間存在對峙狀態,會削減對方的喜氣而轉吉為凶,所以要藉儀式、規範來化解人心中的不安。
以上資料出自:
《台灣生育 冠禮 壽慶禮俗》魏英滿 陳瑞隆 編 世峰出版社
《慎終追遠──台灣喪葬禮俗源由》魏英滿 陳瑞隆 編 世峰出版社
楊子佛教禮儀台北服務處/整理撰文‧11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