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殯葬習俗儀式中多有為趨吉避凶而衍伸而出之種種作法,如葬禮擇日、安葬、祭祀等……。沖煞一說仍應客觀省視人心之狀態,若平日多行不善心常不安,縱使身處吉時吉地亦不免擔驚受怕。 楊子佛教禮儀提供 / 科技紫微網截圖
「沖煞」之
明因識果,才是避沖煞妙方
所謂的出殯典禮,是提供家屬或親友向往生者盡哀、告別的活動場合,也具有肯定亡者一生價值、圓滿亡者人生的意義,有的人卻因為特別在意禁忌,與民間喪葬習俗有關的沖煞如:出殯日沖煞、棺木煞等等,而心裡多有顧忌、罣礙,當見到遺體或靈柩進出奠禮場合時,立即轉身背對亡者,或在恭請神主入場時,與會的人自顧與人交談,或接聽手機,既沒有起立致意,也不見肅穆致哀,這些都是不尊重往生者的行為,應該注意改善,才能提升台灣的喪葬文化。
此外,民間信仰習慣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認為要避免發生沖、煞,才能趨吉避凶,聽從民俗說法才能明哲保身之類,因此每逢人生大事如婚配嫁娶,就要互看有沒有生年生月干支對沖、參加喪禮或到殯儀館就認為會沾染陰氣、煞氣,須帶平安符,或用紅包裝米、鹽隨身,或用艾草、芙蓉、淨水擦拭淨身才能去除,這些都是一種迷信的行為。
還有命理學指出,人一年的運氣稱為「流年」,流年不利,做事就不順利,尤其十二神煞(太歲、太陽、喪門、太陰、五鬼、死符、歲破、龍德、白虎、福德、天狗、病符,閏月加上飛廉),以年支正坐與對沖而要安奉太歲、送太歲,甚至點光明燈才能趨吉避凶,避免發生凶災。試問,人的福禍是從哪裡來的?難道一切是命運、是上天注定的嗎?
天命不是絕對的不變,福禍更是人之常情,「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樂,有逆有順,有禍有福,本無一定。」歸結出來,一切自在人心,禍福的來源不是命中注定,是由善惡行為好壞所影響形成,正如《左傳》中所說:「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禍福雖然難料,人說「塞翁失馬」未知是禍是福,禍福相倚,任何事都有禍福兩面,因此佛教要我們往積極面去思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像明朝袁了凡(1533-1606)一生的際遇,不就是明證,他經由雲谷禪師開示,自己覺悟命運的密碼,以「誓行三千善事」打破了算命師預言,也徹底翻轉自己的命運。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1932-2022)曾說:「所謂的人生,是由兩件事組成的:『命運』加上『因果法則』!」他說自己年輕時讀過一本古書《陰騭文》,其中記載袁了凡改變命數的故事,於六十九歲為兒子寫下《了凡四訓》傳家,此書也深受日本人重視,成為歷任天皇、首相的治國寶典。
人有命運,但掌控我們的更是由自己造作的因果,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說:「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自己的命運要自己掌握,謹言慎行、與人為善自能安頓身心,凡事否極泰來。
參考資料:
《現代國民喪禮》內政部 著
楊子佛教禮儀台北服務處/整理撰文‧11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