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佛教禮儀提供 / 圖:佛教奠禮的精神內涵重視對亡者有實質利益,不多做無謂且形式表象的儀式。
拜腳尾飯與燒腳尾錢(佛教篇)
佛教奠禮不拜腳尾飯,不燒腳尾錢
依佛法的教理,命終決定去處有四種力量──
- 「隨重、隨業往生」:隨各人生前所造作的最重大善惡業,而先去受報。
- 「隨習往生」:依生前最難革除的習氣,投生到同類環境中。
- 「隨念往生」:隨臨終堅定憶念,若善念生三善道,惡念則往三惡道。
- 「隨願往生」:依願所歸,發願往生佛國,或轉生人間繼續修行。
正信的佛化奠禮,首先在觀念上,佛教認為死後不是赴陰間地府,而是由以上四種往生力量,感召牽引而去,所以不需拜亡者吃腳尾飯、燒腳尾錢。
其二,腳尾飯拜祭完,很多是丟棄而形成浪費,現代佛教奠禮提倡的是環保、節約,不浪費食物。
其三,焚燒腳尾錢或紙錢,傳說是為了讓亡者在陰間享用,試問陰間有買賣嗎?有生產、消費行為嗎?燒紙錢不是佛教的文化,佛教信仰從來不這麼做。
聖嚴法師曾對此開示,民間會燒紙錢給亡者,主要是為安慰這個亡者,就是一種慰靈的作用、一種關懷的表示。在佛法來講,與其燒紙錢,不如給他念佛,給他說佛法、念經,教他求生淨土,讓他聽到佛法後心開意解,把心中的怨恨、怨苦放下來,這樣做對亡靈非常有用、非常好,就能超生、超度。
紙張也是用樹木製作出來,樹木砍得愈多,對地球的生態就破壞的愈多。燒紙錢,對於亡靈不僅沒有用,也對人間帶來了災難,損失了很多的資源。聖嚴法師因此勸導,「多念佛,少花錢買紙燒紙」,應做功德,用錢去救濟貧民,做多一點社會福利事業,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亡靈,一定更好,對社會更有益。
腳尾飯做法
儀式 |
舊慣 |
現代 |
佛教 |
腳尾飯 |
為讓亡者有氣力趕赴陰間報到,黃泉路上不會挨餓的首次供品,稱為「腳尾飯」。「腳尾錢」是給亡者在途中做為盤纏,到地府過路、過橋及通關之用。
|
腳尾飯的做法,多是出自家屬的一份心意,但此舉反而可能增加亡靈的執著而留連不捨。喪禮應以顧全亡者的利益為主,才是真正表現出對生命的尊重,及對長輩至親的孝順與敬愛。
|
佛教奠禮不拜腳尾飯,不燒腳尾錢,為亡靈多念佛,少花錢買紙燒紙,應做功德,用錢去救濟貧民,做多一點社會福利事業,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亡靈,一定更好,對社會更有益。
|
以上資料出自:楊子佛教禮儀官網:https://www.leniency.com.tw/funeral-knowledge-17
《現代國民喪禮》內政部 著
楊子佛教禮儀台北服務處/整理撰文‧1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