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佛教禮儀提供 / 圖:在意外死亡現場,經常可見招魂儀式使用「招魂幡」。傳統喪禮中在牌位或大體旁側,也常見此用品。
招魂幡(現代篇)
現代臺灣喪葬禮俗,魂幡多樣化發展
「招魂旛」臺語稱作「幡仔」、「魂幡」,是臺灣喪葬禮俗中一種喪器,主要用意是為亡者的靈魂領路。
所謂「幡仔」,是由宗教人士用白布製成長約90至120公分、寬約20至30公分的幡,上方書寫特殊符文、亡者姓名及出生與死亡年月日,綁在帶有枝葉的青竹上,竹尾上還會縛繫七、八條的長白布條,男性加上綠色紙條,女性加黃色紙條以辨別。
綜觀招魂儀式千百年來的轉變,最初從先秦儒家非宗教性的魂魄觀,由親屬取亡者衣服執行,到成為宗教性的佛道、民間信仰,改為由宗教人士執行,魂幡不僅發展多樣化,並還持續演變中。
如今「招魂旛」在喪禮各項行事中都常見使用,尤其在移靈、出殯時,由喪主(孝男)持舉走在靈前,因此又稱作「靈頭旛」。當「除靈」(土葬下葬或火葬點火儀式)以後,「招魂旛」會在當場火化,也有人在七七時才一起焚化。
這是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融合儒、道、佛思想,其殯葬文化本身無固定的基礎。許多不明就裡的喪葬禮俗,也不適用現代文明,我們在沿用舊習時,應正本清源才是。
以上資料出自:
楊子佛教禮儀官網:【招魂幡真的能引魂嗎?招魂儀式何來?】https://www.leniency.com.tw/funeral-knowledge-9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鈴木清一郎/著 高賢治‧馮作民∕編譯 眾文圖書公司出版
《慎終追遠──台灣喪葬禮俗源由》魏英滿 陳瑞隆 編 世峰出版社
楊子佛教禮儀台北服務處/整理撰文‧1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