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佛教葬禮重視冥陽兩利精神內涵,不需捧斗、落實殯葬兩性平權,有別於傳統喪葬禮俗中普遍不合時宜且重男輕女的做法。 圖/楊子佛教禮儀提供
佛化奠祭不需要捧斗(佛教篇)
聖嚴法師說:「法鼓山以佛教的信仰和現代人立場,推動慎終追遠和冥陽兩利的佛化奠祭理念與做法。在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的原則下,完成隆重肅穆整齊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對亡者作懇切的追思及虔誠的祝福,對其家屬親友也能達到安慰及關懷的目的。讓人人感受到人生的終點,不是生命的結束,乃是無限的延伸以及圓滿的連續。」
以佛教觀點進行的佛教奠禮,不須擇吉日、吉時,也不需招魂幡、開魂路、捧斗、撐傘遮牌位、辭生、放手尾錢、封釘等俗儀,用誦持經文及佛號來為亡者祝福祈願,重點是在以佛法開導與救濟,化解煩惱的業力,令得超生離苦。
因此,在捧斗等祭祀儀式上,隨時保持恭敬、虔誠之心,才是應有的基本禮儀。
捧斗做法
儀式 |
舊慣 |
現代 |
佛教 |
捧斗 |
傳統土葬出殯往程出發前,亡者神主牌位會放置在米斗中,同時將祭祀用的香、稻穀粒、小鐵釘、硬幣、孝棒等集中放入,由長子雙手捧持稱為「捧斗」,回程由長孫來捧斗,象徵傳接繼承,延續世代香火。
|
如今社會主流葬禮是火葬,「捧斗」從功用性質變成一種隱含有男丁傳宗接代的象徵,這是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與當代社會「男女平等」脫節,早已不合時宜,因此「捧斗」習俗也應與時俱進。依照《現代國民喪禮》,直系血親的兒女都是亡者最親的家人,都能表現香火的延續。
|
以佛教觀點進行的佛教奠禮,不須擇吉日、吉時,也不需招魂幡、開魂路、捧斗、撐傘遮牌位、辭生、放手尾錢、封釘等俗儀,用誦持經文及佛號來為亡者祝福祈願,重點是在以佛法開導與救濟,化解煩惱的業力,令得超生離苦。因此,在捧斗等祭祀儀式上,隨時保持恭敬、虔誠之心,才是應有的基本禮儀。
|
楊子佛教禮儀台北服務處/整理撰文‧1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