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古墓 ----- 林秀俊墓
林秀俊墓位於今民權東路六段和舊宗路的交叉路口附近草坪上,完工於乾隆39年(1774年),曾於昭和3年(1928年)重修過。民國82年(1993年)內湖進行第四期市地重劃工程,林家祖厝被迫拆除,此墓也面臨拆毀的危機,幸好林家子孫主動爭取,提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民國90年(2001年),因颱風水患,墓地遭受嚴重侵害與毀損,政府撥款協助修建成為今貌。
林秀俊,號成祖,福建漳州人,生於清康熙38年(1699年),卒於乾隆35年(1770年),享年72歲;少年時離鄉來臺北開墾,是大台北開發的大功臣。剛開始,他以「林天成」墾戶為名,與數人一起開墾滬尾、大加臘、八芝連林及八里坌等莊;雍正5年(1727年),又開圳耕墾新莊平原。50歲以後,以「林成祖」為墾號,全力拓墾擺接堡,範圍包括今天板橋、土城、永和、中和等地;也曾經開鑿長達十餘里的大安圳,灌溉範圍廣及今天江子翠、土城等地,以及長約五里餘的永豐圳,灌溉南勢角、中和一帶的稻田,成就遠超過前人。
林秀俊娶平埔族人潘氏為妻,生下林海籌及林海文兩子。林海籌繼續以「林成祖墾號」開拓臺北平原東部,範圍遠達今內湖石潭一帶。林秀俊之孫林登選,在安坑開鑿暗坑圳,連接永豐圳,總長約二里,灌溉田園廣達六十餘甲。這使林成祖墾號的名聲與工作,持續長達一個多世紀,也使林秀俊一族的耕墾事蹟,在臺北盆地永垂不朽。
林秀俊晚年很喜歡內湖的好山好水,原有意在此興建房舍居住,但過世前都未能如願,後代子孫便將他葬於內湖,讓這塊福地與他永伴。墓園座向朝西偏南,背靠公館山,前有基隆河,虎邊還有大崙頭山,符合墓埕對聯所寫:「堂內三局水,案外萬廷山」的吉相寶地。
墓園形制採傳統閩南式,主要由墓身、墓埕、墓手及福神等構成,墓身包括墓碑、拜桌、左右墓肩、墓龜、墓領巾等,材質主要為灰黑色安山岩與磚砌加洗石子。墓龜前為墓碑,碑前置拜桌一只,左右肩石夾立,墓手矮垣層層彎曲伸出環抱,中間有寬廣的墓埕,為臺北盆地內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
墓碑刻上主人名諱,墓冠浮刻雙龍戲珠紋飾,兩側墓肩以寒水石洗石子加磁磚飾面。墓龜表面以三合土裝修,墓領巾、枕頭、螺鼓等則以砌磚為底、洗石子為飾面。圓形枕頭中央套橘色洗石子,與螺鼓相接,間隔一段洗石子牆堵,再接一對安山岩雕製之印斗柱,其柱身刻有對聯與花鳥紋飾。
墓埕分內、中、外三層,各墓埕均為「肚大口小」形式,各墓埕交接處皆設有門柱與門檻,由內而外,地勢漸低。內墓埕(明堂)呈蟹殼狀,因為風水上這裡是螃蟹穴,面積最小;中墓埕接近梯形;外墓埕面積最大,形狀接近半圓形。
中墓埕與內墓埕之間兩側設有安山岩木筆柱一對,柱身刻有對聯與花鳥紋飾;中墓埕的墓手牆堵有水果花磁磚裝飾,牆堵另一側各有一南瓜柱;中墓埕與外墓埕接合處設有一對石獅柱;外墓埕之墓手兩側各有角形柱頭的金剛鎚柱,與尖形柱頭的金鎗柱。墓園最外側為V形土溝排水槽。福神則位於中軸線45度偏右方向,與墓碑正面相對。
(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撰搞/施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