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臺灣第二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已於103年11月6日(四)下午2點到5點,在台北市金寶山玫瑰園圓滿結束。30多位在墓園工作的殯葬從業人員齊聚一起,共享特別的「下午茶」時分,輕鬆的談生論死,向來為他人死亡提供服務的業者,紛紛道出了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和感受,十分令人動容。

從「死亡咖啡館」這個活動要在臺灣籌備舉辦開始,金寶山慈善基金會一直很有興趣,頻頻表達願意贊助在台北舉辦12場的所有費用和支出,其有意推展國內死亡教育之用心值得肯定。其實,金寶山慈善基金會絕對有能力自行規劃舉辦,只是「死亡咖啡館」活動是一項公益活動,目的是為推展國內的死亡教育,基本上不宜有商業色彩,臺灣殯葬資訊網一直以來客觀、中立的形象,似乎稍佔優勢,於是乎活動便由本網站策劃,各單位團體欲舉辦,我們都會掛上主辦(第一場掛贊助似有不妥,為免造成不必要困擾,因此往後均改為本網站策劃、各單位主辦,以肯定所有願意支持此活動的單位或團體)。

第二場主辦的是金寶山墓園,地點選在墓園裡面,金寶山提供了飲料和餐點,墓園從業人員報名也相當踴躍,他們對「死亡咖啡館」這樣的活動感到新鮮和好奇。參加的成員中還有3位是輔大的學生。在墓園裡工作的人員,負責的是墓園或塔位的銷售、建置或管理,他們擁有怎樣的生死觀?面對死亡是否比一般人坦然?會恐懼死亡嗎?對自己的身後事處理又跟一般人有何不同?這些問題的確很讓人期待和好奇。

整個活動過程,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墓園從業人員,都能用很正向、坦然、專業的態度去面對和協助客戶的死亡需求;而對自己可能面臨的死亡,大多數從業人員也能擁有自主和坦然的態度,有的會預立遺囑,有的用比較豁達的態度看待人之必死;但幾乎所有的從業人員在談到自己親人的死亡時,不捨、糾結、感傷、恐懼、慌張的情緒全都跑了出來,不少人談到逝去的親人忍不住落下令人動容的眼淚,一直以來服務他人的死亡,這一次,他們流的是真情至性的思親之淚。

 

為了讓大家心情沈澱下來,聚焦在本次活動議題上,活動一開始大家便一同欣賞一段12分鐘的小短片,短片內容有三段,提出了人們面對死亡的心態、喪親的悲傷和臨終遺憾。

  第一段提到人對於死亡這件事似乎不容易做好準備,即使知道親人已經到了末期,心情還是起伏很大,除非心理做好準備,否則很難坦然面對。提醒大家思考:這輩子你第一次想到死亡是什麼時候?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對死亡產生什麼想法?你曾經經歷跟死亡有關的事件嗎?當時的你有什麼感覺?死亡帶給你、我怎樣的衝擊和震撼?而面對死亡,誰又能做好準備……

  第二段提到,當死亡真的到來時,悲傷很快地就籠罩著我們,沒有預告,沒有喘息的時間,面對悲傷我們究竟該如何自處?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是孤寂無助的走過無數悲傷的白天晝夜,獨自體味「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滋味。只有走過悲傷,才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三段則提醒:每個人都知道也都會說:人要活在當下,可是,生活中總有很多事牽絆著我們。忙!忙!忙!是我們怕面對生死的最大藉口。你可曾想過:如果你只能活到明天,你這輩子到底值不值?你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你又錯過了什麼事?國外有一位護士針對1000位臨終病人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臨終病人,在生命盡頭最後悔的五件事是……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系。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跟大家一起共享這個「特別」的下午茶時光。今天參加這個活動的成員,大多是跟殯葬相關的從業人員,平日「處理和面對」的是他人的死亡,但自己面對時又是怎樣的情況?

我們知道,死亡有三個大的面向,一是他人的死亡,一是你的死亡,一是我的死亡。「他的死亡」像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平日大部份接觸的就是別人的死亡;「你的死亡」指的是關係距離比較近的親友、家人;「我的死亡」則是自己要面臨的生命大事。

    從很多的實際案例中顯示:教生死學的老師、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在面對親人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時,不一定能比其他行業的一般人來得「高明」,這真的是很弔詭的事。依照常理,這些人員看得多、面對得多,理當比一般人豁達得多,應該「看開了」不是嗎?但往往不是的。

    去年在大陸有一名教授生死學的老師自殺了,引起海峽兩岸學界的震憾;有一些殯葬從業人員在面對親人或自己的死亡時,也常常不知所措,心裡同樣很糾結;趙可式教授寫了一本書《醫師與生死》,書裡面說,醫師當得越久會發現,醫學是有極限的;醫師不是神,他只是一個凡人而已。有醫生說「祖父母相繼過世,連續三個月我無法替人開刀」、「巡房時,經過末期病人的病床,我選擇刻意繞開,因為我害怕。」、「病人不該死,是被我開刀到死」、「每一次病人的離去,都給了我無形的學習;很幸運的就是說,每一次都會接受到刺激。」

    最近有一部記錄片叫《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這是一部記錄遺體捐贈的片子。片中輔大教授解剖學的老師,在校內非常鼓吹大體捐贈的活動,但對親人想捐大體的想法卻無法接受,關於自己這樣的想法,她感到非常抱歉…她想著自己五年前回答父親的一席話:「我沒辦法接受爸爸過世後,成為解剖堂上的一具教材。」媽媽也想捐贈大體,她開始思索為何不能成全母親的想法?她也再度認真體會父親在世時為何想捐贈大體。
看完這個影片,請問:

「如果你面臨一位臨終的病人,你該做些什麼?你又能做些什麼?」

「當你面對臨終者的家屬,除了告訴她準備後事,你能建議她在臨終階段如何關懷親人嗎?你懂她的悲傷嗎?你該做些什麼?你又能做些什麼?」

「當我們在幫家屬規劃處理後事時,你確切知道哪些儀節能讓家屬盡哀嗎?有沒有可能你安排的儀節反倒『加深』家屬的哀傷?」

「一位專業的禮儀師(禮儀從業人員)在面對哀傷的家屬時,應該如何表現才算適度?可以紅眼眶嗎?可以流淚嗎?可以抱著家屬哭嗎?該如何給予悲傷的撫慰和提供關懷?」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的死亡時,又有什麼不同的表現?是慌張?一樣害怕?還是自在、坦然?」

 

    有3位墓園從業人員提到面對親人的死亡,心中仍有放不下的「情結」,他們說雖然親人就在自己工作的墓園裡,去「看望」他們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但卻很少去拜親人,甚至會迴避,因為,心中總有過不去的「坎」,所以,喪親不僅僅是失落的問題而已,自己要能坦然,才有辦法面對、正視親人的死亡。

    另有一位資深從業人員說,自己的一位長輩過世一、兩年了,他是那麼慈祥,對死亡又有正向的態度,一直是她的生命導師,她邊說邊哭,辭世的長輩一直活在她心中,到現在,她還會常常對著長輩的牌位跟他說話,甚至坐在他常坐的椅子上思念他。她說,在這位長輩過世後,她才知道原來設立神主牌位是有其功用的。在分享時,她道盡對長輩的思念,或許,說出也是一種療癒。

    還有一位年輕的從業人員說,自己還年輕,但對於死亡仍存恐懼,尤其不知怎麼地,每次坐上飛機總是不自覺地會想「這班機可能失事」,雖然挺可笑的,但就是會突然地想一下。另一位輔大學生也承認,自己也會,在搭飛機時會想到可能失事、死亡等等。

    在座多位女性在分成小組討論時,提到親人過世,紛紛忍不住流下淚來,但男士們顯然就沈默許多,即使在分享時也冷靜以對。有人說或許是我們的社會對男性總有理性、冷靜、不能流淚等刻板期待。

    但一位在分成小組討論時卻侃侃而談的男性從業人員,說當他聽到引言人所說「他人死亡」、「你的死亡」和「我的死亡」時深有感覺,並陷入深思中。他說,平常他其實也沒想那麼多,但經過自我剖析,他發現他對自己的死亡並不恐懼和害怕,但最親親人的生、老、病、死問題,都會讓他糾結,無法控制的害怕和擔心,那種恐懼和憂慮會讓他不知所措。

    分享的過程中,很多從業人員也提到,自己第一次想到死亡是在小學時,有的是長輩死亡,有的是親人去世,每個狀況都不同,對他們造成的感觸和影響也不同。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