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六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全記錄
2015-01-25 台北-樂終雅集 (活動相簿)
臺灣第六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已於104年1月25日(日)下午2點到5點,在台北市澐知道咖啡館圓滿結束。這一場負責主辦的是金寶山慈善基金會,活動內容由澐知道咖啡館是一間在鬧中取靜的餐廳,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健康的美食,喝個下午茶,大家輕鬆的談論生死問題,也算是享受人生呢!
近30位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報名者齊聚一起,大家雖然彼此陌生、不認識,卻能很快的融入氛圍中,打成一片,由衷的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
這一場活動也來了「特別嘉賓」─香港電台電視部採訪團。香港電台電視部計劃進行一系列8集有關生死的特別報導,他們從網路上得知臺灣已舉辦多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因此專程來台拍攝。他們從頭到尾記錄整個活動的過程,也一一訪問了參加者報名的動機與感想。
其實,死亡咖啡館活動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舉辦,臺灣從103年10月24日舉辦第一場開始,陸續受到各界關心和矚目,最主要是國內各階層已逐漸願意正視跟死亡有關的議題,也意識到生死是自然的循環,人人都得面對,用輕鬆、自然的態度面對它,有何不可?
在每一場的活動中,參與者雖然都不認識,但多能很快進入「狀況」,侃侃而談,盡情分享。有的人擁有十分正向的生死觀,他們是現場大家的「生命導師」,贏得讚賞的掌聲;也有人分享自己曾經有過較負面面對死亡的經驗,大家也都會給予最真誠的支援和安慰。
在每一場的死亡咖啡館中,我們發現:參與者把自己的生死經驗講出來,往往就能達到某種療癒效果;我們也發現,當每一位參與者盡情地分享時,生命經驗相互交流,現場氣氛便十分溫馨、感人。幾乎每一場的活動,分享的時間永遠不夠。
死亡咖啡館活動中談論的死亡議題很多,無論是臨終議題、身後事處理、殯葬觀念或禁忌、宗教信仰或喪親悲傷等,活動目的不在提供一個正確的或特定的答案。這個活動旨在讓大家能夠願意「聽」、「說」、「看」,正向面對死亡,進而能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為了讓大家心情沈澱下來,聚焦在本次活動議題上,活動一開始大家便一同欣賞一段15分鐘的小短片,短片內容有三段,提出了人們面對死亡的心態、喪親的悲傷和臨終遺憾。
第一段短片提到人對於死亡這件事似乎不容易做好準備,即使知道親人已經到了末期,心情還是起伏很大,除非心理做好準備,否則很難坦然面對。提醒大家思考:這輩子你第一次想到死亡是什麼時候?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對死亡產生什麼想法?你曾經經歷跟死亡有關的事件嗎?當時的你有什麼感覺?死亡帶給你、我怎樣的衝擊和震撼?而面對死亡,誰又能做好準備……
第二段短片點出:我們大多數人恐懼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對死後世界的未知;二是怕面對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煎熬;三是還有很多事未完成;四是欲求太多、放不下。提醒大家思考及討論:死後生命是否繼續?人真有靈魂?死後靈魂又何去何從?如果生命無法繼續,死亡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死後生命得以延續,那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第三段則提醒:每個人都知道也都會說:人要活在當下,可是,生活中總有很多事牽絆著我們。忙!忙!忙!是我們怕面對生死的最大藉口。你可曾想過:如果你只能活到明天,你這輩子到底值不值?你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你又錯過了什麼事?國外有一位護士針對1000位臨終病人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臨終病人,在生命盡頭最後悔的五件事是……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系。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跟大家一起共享這個「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很多人對死亡感到恐懼,大部分人對死亡的恐懼有四點:第一點是對死後世界或死後生命究竟是否會延續充滿了未知,因為不知道會怎樣而感到害怕、焦慮;第二是怕面對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煎熬,也就是擔心無法痛快的死亡,怕備受病痛折磨;第三是還有很多事未完成,可是時間不夠了;四是欲求太多,還想要繼續人生,放不下。
而面對死亡,有三個大的面向。一是他人的死亡,一是面對你的死亡,一是我的死亡。「他的死亡」像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平日大部份接觸的就是別人的死亡;「你的死亡」指的是關係距離比較近的親友、家人;「我的死亡」則是自己要面臨的生命大事。
從很多的實際案例中顯示:教生死學的老師、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在面對親人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時,不一定能比其他行業的一般人來得「高明」,這真的是很弔詭的事。依照常理,這些人員看得多、面對得多,理當比一般人豁達得多,應該「看開了」不是嗎?但往往卻不一定。
我們一般人平日因恐懼、避諱死亡,因此多不願思考跟死亡有關的任何事情,再加上我們的教育也缺乏這一大塊,這就是我們為何要辦這樣的活動,這也是這個活動想要帶動的意義。
或許你會問:「為何要讓我們談死亡?」「這對我們會有什麼好處?」「談其他議題不是愉快許多?」「死亡咖啡館聽來很可怕?」
要知道,死亡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從家族中有一個人生病開始,全家族的人就會逐漸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病人和家人如何面對死亡這件事?醫病溝通的問題?醫療的問題?該不該放棄急救?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情緒、靈性和宗教上的需求與照護?如何善終的問題?如何給予病人臨終關懷?病人和家屬在臨終階段如何互動,才能彼此生死兩安?接下來便是過世前的臨終準備與處理、後事的協商、治喪、喪禮的規劃與辦理、殮、殯、奠、葬、祭等問題。辦完喪禮以後,真正的悲傷來了,如洪水猛獸,又有多少人是自己躲起來療傷?那種悲和痛也沒人教我們如何面對和抒發。
試想:上面所講一系列的問題和事情,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都沒教,我 們的家庭也都不太談,但是,沒有人能夠逃避呀!一旦事情來臨了,你我能知道該怎麼辦嗎?不知道,對不對?所以,我們辦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大家來談,要大家願意去面對,要大家願意思考,要大家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自己生命中類似的經驗,回去以後也可以跟家人好友談一談。
當我們願意談論和面對死亡時,我們就能夠從容的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死亡前能做好各種準備,死亡前能夠有時間有機會圓滿這一生,該道別的完成道別,該道謝的道了謝,該說sorry的也道了歉,該表達愛意的也盡情表露,該和解的也完成和解,這是如何溫馨和圓滿的事呀!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後很重要的事嗎?
所以,接下來,我們大家就盡情的分享。舉凡跟死亡有關的議題都可以分享。例如:第一次想到死亡是什麼時候?回憶自己幾歲時第一次想到死亡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想到死亡?當時的心情及之後對自己的影響。曾經有無和別人談論死亡的經驗?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忌諱死亡?生活中對死亡的禁忌:數字.諧音.想像?辦理喪事時有哪些禁忌?我們對禁忌和死亡的因應態度為何?親人過世時的經驗分享。面對死亡的態度是否能夠改變?臨終時親人能做什麼?具體的臨終關懷該做些什麼?面臨生命最後關頭該有什麼態度?自己能為自己的後事做主嗎?辦喪事時常遇到什麼問題?對喪葬禮俗有什麼看法?喪失親人的悲傷經驗分享。如何走出喪親悲傷?多久走出悲傷才是正常?對生前告別式的看法?預約喪禮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對安寧療護的瞭解和接受討論。放棄急救?堅持到底?人臨終前會有什麼反應?需要怎樣的照護?意外死亡對我們的衝擊是什麼?對死亡的污名化又是什麼?寵物的臨終陪伴、關懷與失去後的悲傷……等等。
有一位分享者說,她平日即關注有關死亡的相關問題,自己也下很多課,瞭解臨終、身後事等相關事情,自己還擁有一本「終活日誌」,內容記載著自己的遺囑及遺願清單。她覺得生命結束前,和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生命要圓滿就是不要留遺憾,該完成的事都得完成。她說家族中有一位親友最近獲知自己癌末,這位親友決定接受居家照護,疼痛控制做得不錯,生活照常,她很是佩服,十分欣賞這樣的生死態度,但她很想跟這位親友談生死,卻不知道該如何談?她希望自己能鼓起勇氣請益一番。
另外一位年輕的小姐則分享,自己的父親罹患的是罕見疾病,目前只能「等待」。但是,很棒的是,她們一家都有信仰,她們也能坦然的面對生死,父親自己也不避諱談死這件事,這讓她覺得很自在,對死亡沒有一般家庭或一般人那麼恐懼。她們會尊重生命,但父親不會做不必要的急救。但她也提及,外公過世時,表姐因為生肖相沖,被要求不能瞻仰遺容。她覺得喪禮中有一些禁忌或做法,應該能有彈性或折衷的做法,會比較符合人性或現代需求。
一位先生說自己年輕時曾有差點死亡的經驗。岳父和父親的生病及過世,讓他感觸很深。岳父過世時他回家奔喪,家中有窗簾掉下來,家人在辦喪事過程中,大家都有不同感受和想法;去年端午節時自己的親生爸爸也走了,他摔跤導致顱內出血,尿失禁,接連接受開刀治療,晚年生活品質不佳,讓他感觸很深。現在他會好好保養自己身體,有時也會思考死亡的種種問題。
與談的一組分享者,則是熱絡討論高齡社會的醫療照護問題。他們認為臺灣社會快速老化,未來應走向養生村模式,老人家從65歲以後至死亡這個階段,應善用此人口人力及資源,善用老年人口服務及支援老人。共老、共食就是很好的模式。他們甚至討論到老人的照護應該可以多元整合及運用,除了醫療外,音樂、藝術、美學、園藝、寵物等都可以提供老人更多更好的治療或關懷效果。(尊重個人隱私,本活動全記錄不公開參加者及分享者姓名,較具體且能明顯得知為誰分享者亦不做成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