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七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全記錄
2015-01-30 雲林-潮厝華德福實驗小學 (活動相簿)
臺灣第七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已於104年1月30日(五)下午1點30分到4點30分,在雲林潮厝華德福實驗小學圓滿結束。這一場報名參加的都是學校的老師和家長,25人左右,在學校放寒假後的隔一兩天午後,家長和老師齊聚在學校「普羅米修斯」教室內,悠閒的共喝下午茶,一邊享受著現煮的熱咖啡,一邊大夥兒圍坐著談生論死,氣氛融洽又溫馨。
雲林潮厝國小是一所很特別的小學。走進這個學校,處處令人驚豔。學校內的學生人數不多,只有四十幾名,但學校內處處可見師生的「創意」。老師們都是自行編寫教材,學校沒有考試、不打分數,每個學生自己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並與大家分享。
華德福學校的課程設計,是配合孩子各個發展階段的需要循序漸進,特別注重打好基礎,絕不求孩子學得快。學校教育重在讓孩子了解,學習是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與別人比較。華德福小學強調的是「慢學」,有異於傳統填鴨式的教學,一年級學生聽取大量故事並朗誦大量的詩歌,學會寫字後,到三年級才開始學閱讀。
為了讓學校的老師及家長們知道如何加強孩子們的死亡教育,我們特別在活動手冊內,附錄一封「給家長的一封信」。內容說明根據國內外生死教育研究顯示,大部份的人在國小階段(約8~10歲左右)會開始想到死亡問題,卻缺乏可以討論的機會和獲取相關正向關懷之資訊。
我們告訴師長們:平日裡應該讓孩子了解並坦然面對生死,讓孩子學習「承擔與面對」,藉由生活中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提供孩子有關生死之相關關懷技巧與處理資訊,教導孩子了解面對死亡時什麼反應是正常的,以及如何幫助自己及別人處理失落哀傷及處理的實務問題。另外,也應利用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讓孩子認知及了解失落的情緒,學習如何正向處理面對生命的死亡、瀕死的悲傷情緒,進一步幫助孩子澄清、培養、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標與價值,由生死反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有家長問說:「如何和孩子談死亡?」「我們家長的態度又該如何?」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孩子們對死亡的態度往往直接受家長影響。家長恐懼,孩子也會跟著恐懼;家長避諱,孩子就跟著避諱;家長坦然面對,孩子也自然坦然面對。很多家長自己對死亡抱持著負面的印象和刻板觀念,並且認為不該讓孩子承受這痛苦,因此,能隱瞞就隱瞞,能迴避就迴避。但真迴避得了嗎?
我們主張臺灣的死亡教育要往下紮根,學校裡要有真正且落實的「死亡教育」,讓孩子面對與承擔生命中自然的生、老、病、死,因為,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死亡這個議題。
我們也給老師和家長們幾個小叮嚀:
小叮嚀一:當孩子們有機會與家長們談到相關生死議題,建議家長們同樣能以坦然、正向的態度和孩子們討論,千萬不要迴避或拒談,有家長們的陪伴和討論,絕對有助於孩子對生死的正向認知。
小叮嚀二:若生活中孩子們談及曾經飼養的寵物或長輩親人的死亡經驗,建議老師或家長能清楚明瞭地向孩子說明「死亡,就是永遠不會回來,不管我們多麼傷痛,也改變不了這件事。」讓孩子正向地學習「面對與承擔」。因為未來孩子勢必得面對死亡這件事。
小叮嚀三:建議在適當的時機,例如:家族中有親人過世時、清明掃墓、中元節等,家長或家庭能帶孩子通過各種方式來紀念逝去的生命(寵物)或長輩親人,甚至可以安排一個特殊的時間,把大家聚在一起,回憶曾經的點滴,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忘卻與珍藏。
小叮嚀四:當孩子面臨喪親或表達有關對死亡的感受情緒的那一段時間,建議學校老師和家長們能保持連絡與溝通,確保孩子的情緒能得到特別溫暖、關懷與及時的照顧。
小叮嚀五:若孩子有相關的經驗,並且有悲傷的反應時,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悲傷,孩子想哭就陪他哭,孩子想畫圖就陪他畫圖,孩子想聽音樂就陪他聽音樂,孩子想寫小卡片就陪他寫追思卡片,並請告訴孩子:死亡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悲傷是很正常的表現,哭泣也是很健康的情緒表現,但生活中還擁有更多的東西,我們要感恩並珍惜,然後繼續前行。
小叮嚀六:建議家長能正向教導孩子學習處理各種失落情緒,讓孩子明瞭情緒是可以管理、壓力是可以調適的,協助孩子學習健康的身心調適方法。
小叮嚀七:建議家長提醒孩子以「尊重‧關懷‧慈愛」的態度來面對生,並把握機會教育。
小叮嚀八:建議家長教導孩子珍惜當下、重視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並懂得適時的表達感謝、歉意、對親友的愛意與關心。
為了讓大家心情沈澱下來,聚焦在本次活動議題上,活動一開始大家便一同欣賞一段12分鐘的小短片,短片內容有三段,提出了人們面對死亡的心態、喪親的悲傷和臨終遺憾。
第一段提到人對於死亡這件事似乎不容易做好準備,即使知道親人已經到了末期,心情還是起伏很大,除非心理做好準備,否則很難坦然面對。提醒大家思考:這輩子你第一次想到死亡是什麼時候?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對死亡產生什麼想法?你曾經經歷跟死亡有關的事件嗎?當時的你有什麼感覺?死亡帶給你、我怎樣的衝擊和震撼?而面對死亡,誰又能做好準備……
第二段提到,當死亡真的到來時,悲傷很快地就籠罩著我們,沒有預告,沒有喘息的時間,面對悲傷我們究竟該如何自處?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是孤寂無助的走過無數悲傷的白天晝夜,獨自體味「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滋味。只有走過悲傷,才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三段則提醒:每個人都知道也都會說:人要活在當下,可是,生活中總有很多事牽絆著我們。忙!忙!忙!是我們怕面對生死的最大藉口。你可曾想過:如果你只能活到明天,你這輩子到底值不值?你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你又錯過了什麼事?國外有一位護士針對1000位臨終病人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臨終病人,在生命盡頭最後悔的五件事是……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系。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跟大家一起共享這個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很多人對死亡感到恐懼,大部分人對死亡的恐懼有四點:第一點是對死後世界或死後生命究竟是否會延續充滿了未知,因為不知道會怎樣而感到害怕、焦慮;第二是怕面對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煎熬,也就是擔心無法痛快的死亡,怕備受病痛折磨;第三是還有很多事未完成,可是時間不夠了;四是欲求太多,還想要繼續人生,放不下。
而面對死亡,有三個大的面向。一是他人的死亡,一是面對你的死亡,一是我的死亡。「他的死亡」像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平日大部份接觸的就是別人的死亡;「你的死亡」指的是關係距離比較近的親友、家人;「我的死亡」則是自己要面臨的生命大事。
從很多的實際案例中顯示:教生死學的老師、醫護人員、殯葬從業人員、救護車人員等在面對親人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時,不一定能比其他行業的一般人來得「高明」,這真的是很弔詭的事。依照常理,這些人員看得多、面對得多,理當比一般人豁達得多,應該「看開了」不是嗎?但往往卻不一定。
我們一般人平日因恐懼、避諱死亡,因此多不願思考跟死亡有關的任何事情,再加上我們的教育也缺乏這一大塊,這就是我們為何要辦這樣的活動,這也是這個活動想要帶動的意義。
或許你會問:「為何要讓我們談死亡?」「這對我們會有什麼好處?」「談其他議題不是愉快許多?」「死亡咖啡館聽來很可怕?」
要知道,死亡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從家族中有一個人生病開始,全家族的人就會逐漸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病人和家人如何面對死亡這件事?醫病溝通的問題?醫療的問題?該不該放棄急救?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情緒、靈性和宗教上的需求與照護?如何善終的問題?如何給予病人臨終關懷?病人和家屬在臨終階段如何互動,才能彼此生死兩安?接下來便是過世前的臨終準備與處理、後事的協商、治喪、喪禮的規劃與辦理、殮、殯、奠、葬、祭等問題。辦完喪禮以後,真正的悲傷來了,如洪水猛獸,又有多少人是自己躲起來療傷?那種悲和痛也沒人教我們如何面對和抒發。
試想:上面所講一系列的問題和事情,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都沒教,我 們的家庭也都不太談,但是,沒有人能夠逃避呀!一旦事情來臨了,你我能知道該怎麼辦嗎?不知道,對不對?所以,我們辦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大家來談,要大家願意去面對,要大家願意思考,要大家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自己生命中類似的經驗,回去以後也可以跟家人好友談一談。
當我們願意談論和面對死亡時,我們就能夠從容的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死亡前能做好各種準備,死亡前能夠有時間有機會圓滿這一生,該道別的完成道別,該道謝的道了謝,該說sorry的也道了歉,該表達愛意的也盡情表露,該和解的也完成和解,這是如何溫馨和圓滿的事呀!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後很重要的事嗎?
所以,接下來,我們大家就盡情的分享。舉凡跟死亡有關的議題都可以分享。例如:第一次想到死亡是什麼時候?回憶自己幾歲時第一次想到死亡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想到死亡?當時的心情及之後對自己的影響。曾經有無和別人談論死亡的經驗?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忌諱死亡?生活中對死亡的禁忌:數字.諧音.想像?辦理喪事時有哪些禁忌?我們對禁忌和死亡的因應態度為何?親人過世時的經驗分享。面對死亡的態度是否能夠改變?臨終時親人能做什麼?具體的臨終關懷該做些什麼?面臨生命最後關頭該有什麼態度?自己能為自己的後事做主嗎?辦喪事時常遇到什麼問題?對喪葬禮俗有什麼看法?喪失親人的悲傷經驗分享。如何走出喪親悲傷?多久走出悲傷才是正常?對生前告別式的看法?預約喪禮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對安寧療護的瞭解和接受討論。放棄急救?堅持到底?人臨終前會有什麼反應?需要怎樣的照護?意外死亡對我們的衝擊是什麼?對死亡的污名化又是什麼?寵物的臨終陪伴、關懷與失去後的悲傷……等等。
一位家長分享:旁人死亡、親人死亡多少都會去思考或討論,但卻從來不曾去思考關於自己死亡相關的問題與準備,今日透過大家的討論分享,了解到關於死亡的許多正面意義,會靜下心來好好想想。
一位家長提到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國中時自己的親人過世,明明心中非常難過,但因當時無人可教導且缺乏相關的知識,每天還是正常到校上課,並且必須還要裝沒事的樣子,悲傷的情感完全無法抒發。
一位家長分享,自己與孩子因為最親近的親人過世而感到非常悲傷,即便已經過了多年的時間仍無法釋懷,自己也無法和小孩談到相關的話題,擔心孩子這麼多年都無法走出悲傷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他參加者認為,也許無法釋懷的並不是小孩,反而是大人自己,而小孩只是單純擔心大人會難過才無法因此避而不談,應當找時間與小孩自然地談起,彼此聊聊心理的感覺。
另外一位家長說,自己遇到的死亡經驗非常少,感觸也比較不多,第一次是面臨長輩死亡,由於平時與長輩不算親近的關係,反而能夠冷靜鎮定地處理後事,而不感到慌亂無措,認為對於死亡的情緒表現,會因亡者與自己的感情親疏狀況,而有不同程度的感受。
多位參加者討論有關於喪禮過程中到底應不應該哭泣的話題,殯葬業者會告知在某些儀式或時刻中需要放聲大哭,但是實際情況是當時明明哭不出來,卻還得勉強自己痛哭流涕,若不哭又會被說成不孝或冷血無情,這種狀況實在令人困擾;或者感到悲傷難過無法停止哭泣時,旁人卻告誡說「不能哭,因為會讓亡者無法安心離去!」那麼當在情緒表達抒發的同時,又該如何遵照禮俗儀式去大哭、止哭?這樣的禮俗是否可改變以符合實際現況?
多數參加者對於殯葬習俗有著深深的困惑,部分儀式到底有沒有效果?例如:燒紙錢、燒紙紮、誦經……等。而面對有些儀式,有著「到底是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疑問,建議殯葬業者應能夠告知傳統儀式的用意、甚或彈性調整適合現代的禮儀,應當較為符合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