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俗禁忌形成原因
人們因為恐懼死亡、害怕亡靈作祟,以及服從儀式規定和基於前人的教訓或不佳經驗,因此,在為亡者處理後事時,難免會發展出種種避忌的方法,於是乎便有許多喪禮的禁忌。喪葬禮俗的禁忌,主要是希望避免並防止亡靈對活著的人的作崇,目的是希望趨吉避凶。
台灣的喪葬禮俗禁忌不少,不同族群也有不同禁忌。有的禁忌是因擔心獨犯神聖或畏懼鬼靈的禁忌;有的是宗教方面的禁忌;有的是基於維護或強化孝道而產生的禁忌;也有的是因為前人經驗或民間傳說而產生的禁忌;或因與宗法制度或文化傳統不符而形成的禁忌。
喪禮禮儀禁忌的目的
喪禮中的禁忌其實是反映出隱藏在人們內心中的吉凶禍福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的靈魂觀,也會產生不同的喪葬禮俗禁忌。
禁忌是一種對喪禮過程避諱的一種因應態度和作法,目的是為趨吉避凶,希望因為禁忌行為產生,加上適當的應對處理方法,能讓喪禮順利進行,並防止任何對亡者及家屬或家族不好的影響發生。
面對禁忌的應有態度
生命禮俗中的種種禁忌,都是希望透過禁忌所形成的恐懼與壓力,達到禁止的目的。深入瞭解禁忌形成的因素,才能夠真正感受到禁忌背後深達的目的與意義。
面對許多喪禮中的禁忌,我們不一定要全盤接受,可以用更理性和關懷、圓滿的態度來檢視或看待它。
舉例來說,像禁忌晚餐後過世、禁忌淚水滴亡者身、禁忌出嫁女拜娘家墳、禁忌喪事期間作飯……等,有的禁忌違反人性情感,有的死亡情況是無法控制,也有的禁忌影響我們的生活作息,或許我們應有適度的調整心態和作法。
禁忌來自於人,也可以由人來作調整和改變。檢視喪禮中的禁忌是否合情合理,可以從以下標準來作參考:
一、禁忌是否符合現代人需求;
二、禁忌是否符合人性及增進家庭情感;
三、禁忌是否符合理性和知識上的經驗法則;
四、禁忌是否符合對亡者的尊重和恭敬;
五、禁忌是否符合對家屬及親友的尊重與關懷;
六、禁忌是否能促進喪禮的圓滿與和諧。
(撰文/ 郭慧娟)